一、組織團建活動的意義:
團建活動一直是企業(yè)管理者所推崇的凝聚人心的方法,大多數企業(yè)都會定期組織一些戶外或者室內的團建活動。團建活動不僅是一種單純的體能訓練活動,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體驗性的訓練過程,讓員工深刻地體會到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企業(yè)、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員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并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其潛能,從而提升員工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同時,可以增進同事之間的感情,增強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員工對企業(yè)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二、團建活動組織失敗的原因通常有如下幾點:
1.過多的占用員工的業(yè)余時間。
2.基于組織者的個人喜好來設置團建活動項目。
3.強迫員工做一些很不情愿的取樂行為。
4.組織者的官僚作風引發(fā)員工反感情緒。
三、組織團建活動的步驟通常如下:
1.組織者先與公司領導商討本次團建活動的目的,以及預期達到的效果。
2.組織者需廣泛征求參與者的意見和建議,將其歸納整理再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次團建活動的策劃方案。
3.策劃方案報請公司領導審批。
4.策劃方案批準后,在團建活動舉辦之前需召開全體參與人員的宣導動員大會。
5.組織者需密切關注團建活動前幾天目的地的天氣狀況。
6.按既定方案組織團建活動。組織者尤其注意活動全過程的人身安全。
7.團建活動結束之后,組織者要安排一次團建分享會,以便聽取意見,總結經驗,整理歸檔,為下次團建活動提供參考。
四、那么我們要如何才能搞好企業(yè)的團建活動呢?
員工來到企業(yè)工作的直接原因是為了生存(賺錢),但同時他們還希望能夠獲得進步和提升,能夠在一個志同道合的大家庭中找到歸屬感。所以組織團建活動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幾項娛樂節(jié)目上,還要讓員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并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其潛能,從而提高員工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1、充分溝通,因地制宜。
1).前期溝通:要充分了解公司領導和參與員工對本次團建的期望值,從而找準本次團建活動的定位和預算。要點:寧可小而精,不要大而全。
2).活動時間:可定在周四下午或周五,帶上周六。不建議帶上周日。
3).每次團建活動都必須有主題,讓參與者有所收獲。千萬不可把團建活動搞成工作總結會,也不能只是吃吃喝喝,可適當穿插一些娛樂項目,以增進同事之間的感情,促進員工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增強員工對企業(yè)的愿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等企業(yè)文化的認同。
4).依據團隊規(guī)模,選擇適當形式
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可依據團隊規(guī)模,酌情選擇:聚餐、K歌、游戲、棋牌、溫泉、游泳、徒步、爬山、騎行、郊游、農家樂、外地旅游、溫泉度假、郊外采風、真人CS等。
2、企業(yè)團建活動要點
1).小微企業(yè)部門團建:活動頻率:每月2-4次?;顒右c:規(guī)模較小,彼此互相認識,也都比較熟悉,所以可不定期舉辦。主要目的是提振士氣,提高凝聚力,緩解壓力。
2).小微企業(yè)團建:活動頻率:每季1-2次?;顒右c:公司團建目的比較明確,即為階段性總結,提高凝聚力。預算也相對充裕,持續(xù)時間一般為2-3天。
A.主題明確,可工作與活動兼顧。例如:階段性的總結或表彰。
B.活動多樣化,可同時舉辦幾類活動,讓全體人員都有參與感。
C.活動強度要平衡:如項目強度、路途遠近等。
例如:銷售型公司舉辦長途拉練或極限挑戰(zhàn)項目,結果是怨聲載道。一方面有些員工確實不太適應,另一方面短時間內難于恢復體力,影響后續(xù)工作。
3).大中型企業(yè)部門團建:活動頻率:每月2-4次。活動要點:與小微企業(yè)的部門團建相近,不同點在于參與人員相對較多,費用預算相對充裕。
4).大中型企業(yè)跨部門團建:活動頻率:每季1-2次?;顒右c: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參與人數較多,大家一起參與活動,可加深彼此的了解。尤其是角色互換游戲,能夠加強跨部門之間的溝通。新員工也可較快融入集體,能夠提高企業(y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般在季度或年中總結時,或在新員工入職培訓結束后,都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團建活動。
5).大中型企業(yè)不同層級的團建:活動頻率:每季1-2次?;顒右c:公司在不同階段,開展中高層管理人員不同層級的團建活動。分為年度定期的團建活動和階段性為某一特定目標的團建活動。
總結:
曾有人說,團建實際上就是洗腦。但如果一次團建活動,能夠讓員工開開心心,相互了解、加深認識,今后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那么這不也正是企業(yè)所追求的成功之道嗎?如果把企業(yè)團建活動看作是一項人力資源投資的話,那么企業(yè)就要衡量投入產出比是否達到預期。但如果僅僅把團建活動當做周末加班,或是占用員工業(yè)余時間的一種方式,那么這很可能會起到舍本逐末,適得其反的作用。
舉報/反饋
發(fā)布者:愛的渴望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