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顏值檢測”,終于“盜圖”提取信息——這款號稱“AI看相智能打分”的手機軟件,以“檢測顏值”為娛樂噱頭吸引網友下載,非法獲取安裝者手機相冊圖片。這是上海市奉賢區(qū)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利用“黑客軟件”非法讀取安裝者手機相冊圖片從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
制作軟件稱可進行顏值檢測

李某是上海某網絡科技公司的軟件開發(fā)人員。2020年6月至9月,他將獲取的一段源代碼制作成一款具有竊取安裝者手機相冊照片功能的“黑客軟件”,并發(fā)布在某網絡平臺售賣,賺取虛擬幣?!盀榱遂乓约旱募夹g,后來我又把這款軟件偽裝成‘顏值檢測’軟件,放在論壇上供人免費下載?!崩钅辰淮f。
李某聲稱該軟件可以對帶有臉部元素的照片進行自動評分,能對用戶的年齡、顏值、皮膚健康度、色斑度等方面進行“專業(yè)打分”,用戶只要上傳帶有臉部元素的照片,就會得到有關這些情況的分析結果?!斑@款軟件真的具有顏值檢測功能嗎?”面對辦案檢察官的訊問,李某作出了明確回答——“沒有,它的真實功能就是把軟件安裝者手機里的照片上傳到我的服務器上。”
據李某交代,當手機用戶下載安裝該軟件并打開使用時,該軟件就會自動獲取安裝者手機相冊照片,并自動上傳存儲至他搭建的服務器后臺。經查,該軟件共竊取安裝者手機相冊照片1751張,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臉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證號碼、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條公民個人信息。
他在網上分享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李某用售賣“黑客軟件”獲得的虛擬幣在暗網上購買了含有QQ注冊信息、借貸信息、車主信息等內容的“XX庫資料”,并轉存至網盤,這些信息資料的電子文檔容量超過30GB。為了炫耀自己有能力“拿到”公民個人信息,李某還將這些信息資料免費分享到QQ群中。
2021年3月9日,公安機關將李某抓獲。經鑒定,該資料包含公民個人信息1.5億余條,經去除無效數據、合并去重后共計8100余萬條。同年5月28日,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奉賢區(qū)檢察院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李某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利用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程序竊取、非法獲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2021年8月10日,該院以李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2021年8月23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李某的辯護人認為,李某只是一名游戲開發(fā)人員,出于炫耀自己能耐的目的才去暗網購買個人信息,并未用于其他轉賣或違法犯罪用途,主觀惡性相對較小;且其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經過專業(yè)加密處理,一般網民無法打開,社會危害性較小。
對此,公訴人指出,“8100余萬條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巨大,且在其中隨機抽取并倒查10名信息所有人,均能證實這些被竊取信息是完全真實的,李某也曾打開信息包核驗這些信息的真實性。雖然信息包有加密處理,但還是有人能打開它,如此造成的社會危害是現(xiàn)實而緊迫的。”
下載軟件要謹慎,自拍照要保護好
“憑借自己懂點技術就做出這種違法亂紀之事,我對此感到很后悔。希望廣大網友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辨別網上的有害軟件?!狈ㄍド希桓嫒死钅硨ζ浞缸镄袨楹蠡诓灰?。
法院當庭作出一審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的指控意見和提出的量刑建議,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萬元,同時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全部請求:判令李某在國家級媒體上對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刪除“顏值檢測”軟件及相關代碼,刪除網盤存儲的照片及相關公民個人信息,注銷侵權所用的QQ號。
2021年9月28日,奉賢區(qū)檢察院檢察官協(xié)同檢察技術人員來到區(qū)法院,在多方見證之下,驗證并徹底刪除了涉案軟件、相關代碼及個人信息,涉案QQ號碼及網盤均已注銷,相關犯罪工具由法院沒收處理。執(zhí)行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屏幕錄屏,確保信息已經刪除到位。
“在本案涉及的8100余萬條公民個人信息中,包含了很多自拍照片?!睓z察官提醒,自拍照中的人臉信息屬于生物識別信息中社交屬性最強、最易采集的個人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犯罪分子可以利用非法獲取的人臉信息、身份證照片等,制作成動態(tài)視頻,破解人臉識別驗證程序,結合竊取的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用于侵害隱私權、名譽權等非法活動,甚至將盜取的信息用于盜竊、詐騙、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等犯罪活動。因此,一定要謹慎對待手機應用軟件的下載與使用,通過正規(guī)渠道下載安裝,審慎開放軟件的隱私讀取權限,減少上傳包含重要個人信息的圖片文件等,以免個人信息泄露、公民合法權益被侵害。
發(fā)布者:愛游戲的王老五